“曲裾袍服”的前世今生 ——先秦两汉时期的服装立体构造手法 战国直裾袍复原战国直裾袍复原 文:琥璟明 绘图:郭盛 谈到服装中的立体构造,可能更多的人率先想到的是西式服装,因为我们对于本国传统服饰的印象主要建立在距离我们较近的一段历史之上,从明清到民国的服装,再到当代的一些戏曲服装,採用的主要都是平板式结构,所谓平板式结构指的是衣面可以铺平,平铺状态下各部位的相对位置与穿著状态下基本保持不变。这个特徵在衣带的设置上反映尤为显著,平板式衣服的衣带一般是对应定点式,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衣带的一个或两个对应点,而使用立体构造的衣服一般做不到衣带的对应定点,有的甚至不需要衣带。 立体构造是一种非常高超的製衣方法,但遗憾的是史书没有收录有关它的隻言片语,现在我们对这种製衣方法的重新认识,主要是根据近几十年来通过考古发掘获得的先秦两汉时期的服装实物样本得到。这裡说的立体构造并非立体裁剪,立体裁剪是当代的一种西式非样板製衣技法。当代西式服装中频繁使用的立体构造与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相比,相同之处是都让服装脱离了平面,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立体构造设置不是参照人体生理基准线得到的。 马山楚墓直裾袍复原马山楚墓直裾袍复原 先秦两汉时期的立体构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一类袍服为代表的明立体,第二种是以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类袍服为代表的暗立体。 1982年发掘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一共出土了衣服12件,其中保存较为完好形製可辨,且有明确线索确认为使用了立体构造的一共有6件。这些袍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徵,即在衣服的正身、衣袖、下裳三者的交汇处嵌入了一块矩形布片——小腰,在正身前端与下裳缝合处也做了特殊的重叠处理。整件衣服缝合之后,在平铺状态下衣面局部不平整,在衣服的腋下及前胸、领口处会出现大量的褶皱【图1】【图2】,这种立体构造在平铺状态下对外观的影响显而易见,所以我将其称之为明立体。 图1 图2 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的人俑及绘画的考察,我们会发现那个时期的袍服普遍存在绕襟的现象,所谓绕襟指的是衣服在穿著的时候,将衣服的衣襟拉过人体侧面朝后包绕的穿衣方法,绕襟所形成的外观效果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曲裾”。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不包含立体构造且不做续衽处理的平板式交领衣并不能实现大幅度的绕襟,因为实现绕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衣服本身需要较为宽大,二是衣领要足够的长,三是需要补充在绕襟中被人体躯干体积消耗的额外空间。将衣服做得宽大,这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如果按平板式服装的构造原理,在约定衣服外轮廓的基础上大幅度延长衣领长度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在这个格局内,如果不使用续衽的方法,那只能从领口处下手,但是将领口横开超过极限,这样的衣服又是无法正常穿著的,所以在领口处做文章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衣领延长【图3】。衣领长度不足会限制衣襟的向后包绕,如果强行拉扯则会造成衣服在人体上扭曲变形影响美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马山楚墓的袍服突破了平板式构造思维的束缚,採用了两处巧妙的立体构造。首先需要调整正身前端与下裳的相接处,由原来两相接边彼此平行的状态调整为上衣前端接边与下裳接边呈相交状态,两接边在衣、裳未缝合之前的平铺状态下前胸的下端与对应的下裳裁片有一个较大的重叠区域【图4】。在整件衣服完全缝合之后,这个重叠区域就会以大量褶皱的形式呈现。在实际穿著中这些原本挤压在一起的褶皱被重新拉开,并将衣襟朝身后推挤,褶皱拉开所形成的额外馀量恰好补充了衣服因绕襟被身体体积消耗的空间。而配合这一系列转换还需要一个“润滑剂”,这正是小腰所扮演的角色。一个巧妙的剪裁调整带来了如此超乎想像的效益,只增加少许面料用量就同时解决了绕襟的两大成型难题,这种制衣方法堪称中国古代制衣史上的一大创举。 图3 图4 马山楚墓出土的部分袍服除了上衣巧妙运用立体构造外,下裳的形态也暗藏玄机。下裳的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下裳整体展开后腰线基本呈水准状,另一种是下裳整体展开后腰线首尾两端明显呈上抬趋势。这两种略有差异的下裳可以对应塑造出两种风格相异的著装形态。上衣在实际穿著中,原本呈朝下倾斜的正身前端接边会被拉平,因此可以理解为下裳在实际的穿著中是接在一个近似的平面上。为了更为直观的展示这个现象及原理,我们可以挑选下裳首尾两幅中的一片来做演示。下裳腰线水准无倾角的,在与穿著状态下的上衣对接之后仍然会保持直立【图5】,而下裳腰线有明显倾角的,在对接之后会出现明显的整体倾斜【图6】。这两种形态不同的下裳并非剪裁误差所致,而是有意设置。 图5 图6 结合文物综合分析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设置这两种不同下裳形态的具体用意。马山楚墓出土袍服中,衣长在160-170釐米左右的袍服,下裳腰线多数为水准状,而衣长达到200釐米的一件袍服,下裳腰线的首尾两端就明显上抬。对于那种在穿著时衣长刚好到脚面或曳地长度不大的袍服,衣襟在背后垂直而下不会太妨碍人的行动,这种造型的代表形象为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图7】。但是当下裳曳地长度较大时,如果衣襟仍然是在背后垂直而下的状态,那下摆就会被裹得太紧,不仅影响美观同时还不便举步。在这个时候如果使用腰线首尾上抬的下裳类型,穿著时首尾两片的倾斜会迫使下裳呈喇叭状散开,在体前会形成一个“入”字形的开口,刚好可供举步,这样一来外观和实用性都得到了满足,这种造型的代表形象为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墓地出土银首铜身填漆俑油灯【图8】。当然这样的处理手法也不是绝对的,通常下裳曳地较长的,会有意将下裳处理成散开状态,而下裳不曳地或曳地长度不大的,通常会将下裳处理成筒状,但也有少数处理成散开状态的。 图7 图8 暗立体的典型代表为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带有三角续衽边的袍服【图9】【图10】。这种袍服因为没有使用类似马山楚墓袍服那样的立体构造,所以在平铺状态下,衣面是平整的,这表面看上去好像根本就不会有什麽立体构造的运用,这和平板式的衣服外观几乎没有差异。在这类服装裡面立体构造是“隐形”的,这个被隐藏的立体构造需要在实际的穿衣过程中才会显现併发挥作用。 图9 图10 马王堆袍服的暗立体运用手法虽然不如明立体複杂精密,但整体也算得上构思巧妙。我们将马王堆的袍服按原尺寸仿製出来,然后让体态较为丰满的女子试穿,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顺势将袍服披上,续衽三角边末端的高度会略低于臀围线。为了能将衣服正常的穿上,穿衣者会很自然的将这个三角边向上提升至接近腰围线的位置,然后使用腰带约束。向上提升三角边会造成一系列的联动效应,与之相连的下裳一侧相对于之前会被部分收紧,衣服的前胸因受到推挤而顺势拱起形成空腔【图11】,这个看似多馀的空腔是用来容纳内穿衣上肥硕衣领的(考古出土汉代衣物样本衣领普遍有絮绵的习惯)。马王堆的袍服在平铺时下裳左右是不对称的,一侧明显多出一个三角形区域。我们可以假设去掉这个多出的三角区域,将下裳做成平铺状态下左右对称的格局,这样一来在实际穿衣过程中,如果我们将续衽部分的三角边向上提升,那麽与之相连的一侧下裳会明显内收,不仅会造成下裳左右不均衡,而且下裳收得过紧也会影响举步。这个看似有些多馀的三角区域实际是为因提升衣襟造成一侧下裳内收而预留的一个空间,这个三角区域就是马王堆带有三角续衽边的袍服暗藏玄机之处,也是这类袍服成型的一个关键。 图11 服装的造型决定于结构的设置,而结构的设置一般又根据具体的功用而来。这可以解释为什麽现代语境下的汉服剪裁方式和古代服饰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我们就拿现代商品“曲裾袍服”来举例,现代汉服商家製作的“曲裾袍服”多数都增大了下裳的锥度,同时去掉了一侧的三角预留区,这样的改动造成的平铺状态变化为续衽三角边不会水准向左延伸,而是呈顺时针方向曲线上升。这并非完全是现代制衣者不了解古代服饰剪裁造成,更多的是服装功用变化带来的裁衣改变。因为马王堆的那些袍服在当时还是属于盛装或礼服性质的,下裳的锥度较小,著装状态下接近一个筒形,款式设计对行动有一定的约束,穿著这样的衣服适合蹀躞于庭院屋宇间。而现代人的著装场合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便相应带来了下裳锥度的变化。同时,如果内穿衣的衣领没有絮绵,那前胸拱起的空腔就显得多馀且不美观,这使得三角预留区被去除。服装功用如何影响结构设置,而结构的变化如何作用在外观造型上,“曲裾袍服”的前世今生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马王堆汉墓曲裾袍复原马王堆汉墓曲裾袍复原 综合这两种不同的立体构造手法会发现,它们儘管构思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意让前胸的衣襟向外拱起,配合上里外衣服衣领的絮绵,可以将著装者的上半身塑造得更加丰伟。追求雄健、庄严,同时又兼具优雅、浪漫的审美不仅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而且深刻的影响了一个国家和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风貌。 【图1】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 【图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 【图8】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历代服饰卷(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图9】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编辑委员会:《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1972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服维基(Hanfu wiki)
GMT+8, 2024-11-22 13:55 , Processed in 0.0283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